【溫柔對待你的症狀】 撰文|劉心昀 諮商心理師 ​

 ​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溫柔對待你的症狀】 撰文|劉心昀 諮商心理師

來到諮商室的個案通常會有個主訴,希望快點消滅自己的症狀,焦慮、憂鬱、失眠…我們渴望這些症狀不再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,彷彿這樣我們的人生就應該會一帆風順。於是我們看醫生、服藥、諮商,用盡各種方法想迅速地解決症狀。
 
但這些症狀其實在告訴我們,有地方需要被修通、它們是來自內心深處的呼喚,呼喚我們去看看它們,去看見它們在告訴我們什麼,可能是長期以來被忽略的自己、可能是一直以來獨立的自己其實真的好累了、忙著照顧別人卻沒有被照顧到的自己,如果繼續忽略它們,那些被壓抑的部分仍會以別的形式出現。
 
溫柔對待你的症狀,去聽聽那些症狀在渴求什麼,那是療癒的入口,是真正看見自己的機會,理解自己才能療癒,療癒了才能成為更有力量的自己。
 
諮商不一定是為了改變什麼,只要慢慢把壓抑的東西撥開,學著與內心每一個部分做朋友,而非敵人;去把生命原有的動力跟活力挖掘出來。
 
直面那份黑暗、不喜歡的症狀、不喜歡的自己、或各種事物,
不要害怕潛入內心深處,發掘未曾審視的情緒和感受,那是一個完整而真實的你。
 
而當我們開始理解並擁抱這樣的自己,
生命原有的活力與能量,也將被重新喚醒(吧?)
 
所以,我們一起,不急著推開痛苦,聽聽它們在說什麼,好嗎?